秋叶
1000+次浏览
发布时间:2025-10-18 13:35:34
很多人觉得年纪大了身高变矮、弯腰驼背是正常现象,其实这很可能就是骨质疏松在作怪。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骼疾病,特点是骨量减少、骨骼微结构损坏,导致骨骼变脆,骨折风险增加。简单来说,就是骨头质量变差,像朽木一样容易折断。
骨骼其实是个活的组织,一直在进行新陈代谢。年轻时,新骨生成大于旧骨吸收,骨量增加;30-35岁左右达到峰值骨量;之后骨吸收逐渐超过骨形成,骨量开始流失。女性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,骨量流失速度会明显加快,这也是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的主要原因。
除了年龄和性别因素,以下人群需要特别警惕:有骨质疏松家族史的人;长期吸烟、过量饮酒者;缺乏运动的人群;营养不良、钙和维生素D摄入不足者;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的人。

早期骨质疏松通常没有明显症状,很多人是在发生骨折后才被发现。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,就要引起重视:
身高较年轻时降低超过3厘米;逐渐出现驼背;经常感到腰背疼痛;轻微外力就发生骨折,比如摔倒时手腕撑地骨折,或者咳嗽一声就肋骨骨折。
特别要提醒的是,老年人发生的髋部骨折非常危险,被称为“人生后一次骨折”,因为卧床休养期间可能引发各种并发症,影响生活质量。

如果怀疑自己可能有骨质疏松,应该去医院进行检查。骨密度检测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,这种检查、,类似做X光片。医生会根据检测结果,结合年龄、性别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。
上也有一套简单的风险评估工具,可以帮助初步判断患病风险,但终确诊仍需医疗检查。
如果不幸确诊骨质疏松,不要慌张,现代医学有多种治疗方法:
基础治疗包括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,这是药物治疗的基础。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800毫克,50岁以上人群推荐摄入量为1000毫克。
药物治疗方面,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骨吸收抑制剂或骨形成促进剂。这些药物需要遵医嘱使用,不可自行购买服用。
生活方式干预同样重要:均衡饮食,多摄入富含钙的食物;适量进行负重运动;每天晒太阳15-30分钟;戒烟限酒;预防跌倒,改善居家环境。

预防骨质疏松不是老年人的,而应该从青年时期就开始。在骨骼发育阶段获得理想的峰值骨量,就相当于为骨骼银行存足了“本钱”。
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应该重视骨骼健康:儿童青少年期要加强营养、多运动,为骨骼银行多存钱;中青年期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,减缓骨量流失;老年期要定期检查,预防骨折发生。
记住,骨骼健康需要终身管理。如果你有骨质疏松的风险因素,或者已经出现相关症状,建议及时就医。早期预防和干预,远比发生骨折后再治疗要简单有效。